地名解說集錦







目錄



台北縣 桃園縣 新竹縣 宜蘭縣 苗栗縣

台中縣 彰化縣 雲林縣 南投縣 嘉義縣

台南縣 高雄縣 屏東縣 澎湖縣 花蓮縣

台東縣 台北市 高雄市 基隆市 新竹市

台中市 嘉義市 台南市



 



台北縣各鄉鎮地名之由來



1板橋 板橋舊名「枋橋」,是台語發音,意思為「木板所做的橋」。其由來是因為在清朝乾隆年間,曾在今天板橋西方的一條小溪上,蓋了一座木橋,以利行人的來往,久而久之,此地便被命名為「枋橋」。民國九年,日本政府將「枋橋」改為「板橋」,光復後便沿用至今。

2三重 三重舊名為「三重埔」,其由來是因為淡水河與其支流間的埔地,是依照次序來命名,而此地是位於二重埔的東邊,所以稱為「三重埔」,後來再改為「三重」。

「埔」是河邊沙洲的名稱,先民為了開墾土地,自然選擇近水的地區。而後由於淡水河的日漸淤積,頭前埔再也無法停靠船隻,而泥沙沖積所成的沙洲也日漸擴大,登陸的地點遂再向後退縮,於是把這後來開發的土地稱為二重埔(台語發音)。同樣的,漢族先民開發的足跡來到了現今的三重市,為有別於頭前與二重,遂定名為三重埔。(詹亦哲,民82,這裡是我生長的地方---台北縣,台北縣國民教育輔導團編)



3永和 永和市在日據時期時分設六保。民國三十六年時,隸屬海山區中和鄉。民國四十二年,分為頂溪、上溪、網溪三村。民國四十七年,分鄉設鎮從中和鎮劃出,正式立名為永和鎮。此名為地方耆宿楊仲佐先生所取,他認為不管是本地的泉州人、中和的彰州人,或是後來遷入的各省籍人士,都應體認和諧、團結的重要,才能有繁榮的建設,「永久的和平」。於是此地便稱為永和。民國68年升格為縣轄市。(永和市誌,民75)

4中和 「中和」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,一種說法是指,此地的原來名稱「漳和」的台語音與「中和」近似,所以命名此地為「中和」;另一種說法是指,「中和」這個地名是從此地境內的「中坑」、「漳和」兩個聚落名稱中各取一個字而成的。

5新莊 新莊在清朝康熙年間,就有漢人來此開墾,後來在雍正年間,由於人們在此設立新的聚落,便將此地命名為「新莊」。另一說是由『新的武勞灣莊』簡化而來。

6新店 「新店」地名的由來有兩種說法,一種是說當時人們在今天的碧潭東岸興建店鋪,後來發展成為街市,由於附近以前並無店鋪,所以就稱此地為「新店」;另一種說法是指,本地原先已有店鋪,後來在道光年間,因為受到山洪爆發的沖毀,又重新興建店鋪,而將此地命名為「新店」。

7樹林 樹林這一帶以前是大漢溪氾濫的沼澤地,由於樹林叢生,所以命名為「樹林」。另有一種說法是,在乾隆年間,來此開墾的漢人為了保護水圳的堤岸,種了許多林木在堤岸上,後來便稱此地為「樹林」。

8鶯歌 「鶯歌」地名的由來是因為此地的山上有一塊突出的岩石,其形狀類似鷹哥,所以此地命名為「鷹哥」。本鎮在清朝光緒年間名為鶯歌石庄。民國九年,日據時期改為鶯歌庄,民國二十九年,升格為鶯歌街,至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改稱為鶯歌鎮。(陳碧松,民68,鶯歌鎮誌)

9三峽 三峽舊稱「三角湧」,三角湧庄之名始見於嘉慶八年(1803),形成街肆後以土名『三角湧街』相稱。「湧」的台語意思是「水起浪」的意思。因為三峽位於大漢溪匯納橫溪、三峽溪的地方,是一塊三角形平原,上述三條河流在此匯集,溪流激盪,所以稱為「三角湧」。民國九年時,改為三峽而沿用至今。(三峽鎮志,民82,三峽鎮公所 發行)

10淡水 淡水舊稱為「滬尾」,「滬」是指以前設在河口或是近海之處,由許多石頭堆成,利用海水的漲退潮來捕魚的一種設施,而在設有「滬」的尾處,就是「滬尾」。另有一說:在閩南語中,滬和雨諧音,指此地多雨,過了這裡雨就停了,故稱「滬尾」。民國九年時,改用此地所濱臨的淡水河河名,為此地的地名。

11汐止 汐止舊稱為「水返腳」,是指此地在滿潮時,海水會溯淡水河進入基隆河,至此而返的意思,民國九年時,才改為「汐止」。

12瑞芳 清光緒年間,陸路交通不便,往來於台北地區全靠基隆河水路運送補給,瑞芳對外之水運接駁渡口柑仔瀨,即今柑坪里(俗稱內瑞芳)成為台北地區往返於噶瑪蘭(今之宜蘭)間者必經之地。後因金瓜石、九份山區陸續發現金礦,採金人絡繹不絕,上山採金必先經由柑坪里,此時基隆河接駁渡口附近,有一賴姓商家鋪號「瑞芳」,店貨、日用品、南北雜貨俱備,成為前往山區採金與往返噶瑪蘭中途補給休息處所。久之,往來者眾,均不約而同或口頭相約,不呼地名,而呼「去瑞芳」,或「由瑞芳回來」,聚集同行,沿襲成名。(瑞芳鎮簡介,民83)

13土城 本市昔日為山胞擺接社漁獵之區,清朝初年時,便有先民來此開墾,因為在此設土牆防禦番人的侵害,所以就稱此地為「土城」。

(土城市志,民83,土城市公所 發行)



14蘆洲 「蘆洲」舊稱河上洲、和尚洲或鷺洲。因此地係由大嵙崁溪沖積而成之沙洲,故初名河上洲。後因清乾隆年間,竹塹(即今新竹)城隍廟僧侶梅福,向官府稟請以現今水湳村一帶產業為關渡媽祖廟之業產獲准,每年來此徵收租穀,於是鄉里百姓稱為和尚厝。因和尚與河上音相近,彼此混合,遂以和尚洲為名。又因為本鄉原為一沙洲,凡洲渚有水處,蘆草叢生,蘆花盛開時節更因白鷺棲息其間,蔚為景觀,故又稱鷺洲。現今「蘆洲」之由來,乃因當時蘆葦叢生,才改稱為「蘆洲」。

(蘆洲鄉志,民82,蘆洲鄉公所 編印)



15五股 本鄉早期因為有五個人出資合股來此地拓墾,所以稱此地為「五股」。

16泰山 此地以「泰山」為地名,似乎是取自於中國大陸的名山﹍泰山。

17林口 林口舊稱為「樹林口」,是指此地位於森林地帶入口之處,後來則改為「林口」。

18深坑 「坑」是山谷的意思,而此地位於景美溪山谷之中,所以稱此地為「深坑」。(安倍明義)

19石碇 本鄉昔日溪水深且急,小船可溯溪而上,但是停泊時必須繫石以碇泊,故稱石碇。另一說是: 本地溪中到處石塊,碇置於溪谷,並為早期居民過河的墊腳石,有如舊式房屋大門的石質門檻(閩南語稱戶碇),因而得名。

20坪林 因為此地區的地形多平坦的河階面,岸旁以前為樹林茂盛之地,所以稱為「坪林」。

21三芝 本鄉最早為小雞籠社,漢人入居後稱為小雞(圭)籠莊,清末光緒年間稱「芝蘭三堡」,民國九年時,取原來「芝蘭三堡」中的「三」和「芝」兩字為地名「三芝」,以後就沿用至今。(三芝鄉志,民83)

22石門 因為此地境內有一海蝕洞,形狀近似石門,所以稱此地為「石門」。

23八里 八里舊稱為「八里坌」,是由於此地原為凱達格蘭族之八里坌社的居住地,後來改名為「八里」。

24平溪 基隆河上游溪谷狹窄,多瀑布和急流,但是當基隆河流抵本地時,溪水趨向平緩,因此就稱此地為「平溪」。

25雙溪 因為此地有牡丹溪及平林溪兩溪在此會流,所以就稱為「雙溪」。

26貢寮 地名由來有二說:一說是此地名出自於平埔族語「陷阱」的譯音,因為以前此地山豬特別多,初期的移民在此設陷阱來捕獵山豬,故有「貢寮」地名的出現。另一說為: 早期本鄉墾民為根絕毒蛇猛獸,乃以草寮將洞穴偽裝,並以樹木摃之,作為誘捕野獸的陷阱,先民稱此種草寮為貢仔寮,久而久之即成為本鄉地名。

27金山 金山舊稱為「金包里」,是此地凱達格蘭族之「金包里」社的社名,在民國九年時,一直沿用至今。

傳說中有本省北部原住民「平埔番」二十多人,因捕魚遭遇颱風,漂至本鄉海岸,見荒蕪而離去,遂沿海尋至貢寮鄉安住,爾後數百年,經由其子孫形成三紹四社、大雞籠社、金包里社等。其中金包里社沿北部海岸漸向淡水分佈。「金包里」之名稱,是依照番語口音基巴里翻譯漢字而來。日據台灣時,本地稱為金包里堡。民國九年,有鑒於此地背大屯山,乃去其「包」字,加上「山」字,成為「金山」,光復後,依照原金山莊區域改設金山鄉。(李鴻謀,民82,金包里誌)



28萬里 「萬里」地名的由來,可能是出自於在十七世紀時,西班牙人所稱基隆港附近的漢人聚落為『parian』的譯音而來。因其與閩南語之『萬里』音相近。又早期原住民稱此漢人居住的聚落為『vasai』,漢人以近音譯字『瑪鋉』稱之。故本鄉又有『瑪鋉』之名。

29烏來 「烏來」是泰雅語,意思是溫泉。據傳以前有一群泰雅族人來此地附近時,遠望溪水中煙霧濛濛而升,經觀察後,發現這些煙霧是由岸邊湧出的熱水所形成的,於是就高呼「Urai」,亦即溫泉的意思,此後便稱此地為「烏來」。



 



八里 三芝 三重 三峽 土城 中和

五股 平溪 永和 石門 石碇 汐止

坪林 林口 板橋 金山 泰山 烏來

貢寮 淡水 深坑 新店 新莊 瑞芳

萬里 樹林 雙溪 蘆洲 鶯歌







八里位於近淡水河口的南岸,為往昔平埔八里坌社的所在地,是故以此命名。到了康熙末年已經有漢人的足跡,雍正二年已形成了一座村庄,雍正十年左右儼然以淡水港的主地盛極一時,乾隆初年已形成城堡圍繞的市街。臺灣府誌所指的八里坌就是它。









三芝鄉最早為小雞籠社,是凱達噶蘭族的一社,漢人入居後成為小雞籠莊,後來改為小基隆支廳。日治大正九年地方行政區改制,乃將芝蘭三堡之「芝」與「三」倒換而成「三芝」庄。光復之後將三芝庄改為三芝鄉,一直沿用至今。









昔日,閩人移臺,稱未墾的平原叫做埔,而臺灣以埔名地甚多,三重埔即是一例。清乾隆年間,漳泉移民,沿淡水河向盆地中央開墾,最先拓殖的地方稱頭前埔(今新莊市頭前);再北伸至二重里一帶叫二重埔;抵淡水河西岸彎曲地帶,開發較晚,曰三重埔;淡水廳志建志屬三重埔莊。地名沿用至今。









三峽舊名三角湧,又稱三角躅,是由大漢溪、三峽溪、潢溪在此匯流,地形略呈三角形而得名。「湧」為閩南語「起浪」的意思,生動地描述了三溪交會,波浪翻湧的情景。今日稱三峽,是在日治大正九年(1920),以三角湧的閩南音與日語三峽的讀音Sankiyou近似而改成的。









土城意環築土牆的城堡,係一種防禦性的圍牆聚落。









取名中和,是取用了其內二聚落「中坑」及「漳和」各一字組合而成。









五股鄉昔為荒蕪之地,是八里坌等社逐鹿生存之境。清雍正年間,漳、泉居民渡海移居於淡水河流域,相傳有五人合股到這荒蕪之地開墾定居,後人乃依意定名為「五股」。









平溪鄉的名稱由來,係是平溪鄉位於基隆河上游,河谷寬窄不一,而且水流湍急,但本地卻是地勢平坦,水流平緩,昔人稱之為「平溪仔」由此得名,日治時改稱為「平溪」。









永和是在民國四十七年,因為臺北縣中和鄉人口遽增,發展迅速,由中和劃出新店溪下游凸岸地區成立永和鎮,以永遠紀念由中和鄉劃分獨立而命名的。









本鄉名稱首於康熙三十三年鄭開極之「福建通志」卷五,山川誌:「石門山;旗干石西,一石中空如圓門,故名」。道同年間改稱:「石門迅莊」屬滬尾(今淡水)水師營,防衛石門、三芝兩鄉海岸。民國九年日人始設「街庄制」(仍名本鄉為「石門庄」)。民國二十三年日人因本鄉石門洞係因海蝕而,指定為天然紀念物:「海蝕石門」。原本鄉下角濱海有一小坵矗立,中有一大洞,狀如拱門故也,因此民國三十四年台灣光復後,仍沿襲而名為「石門鄉」。









道光八年閩人林先傳募召墾戶,從水返腳(今日的汐止)進行開拓。接下來有名許梨者開拓四份子附近,石碇為其中心地而逐漸形成街肆。此地溪中到處是岩石,常有碇置情形,是故取名「石碇」。









汐止發展始於清初,名曰「水返腳」,謂因潮流漲,溯淡水河至此而返之意。日治時隸水返腳辦務署石碇堡。發展煤礦,奠定工商業底基。後又改為「汐止街」,取潮汐抵此之意,隸屬七星郡(包括今之金山、萬里、內湖、南港),光復後改為「汐止鎮」迄今在臺北縣東南方,雪山山脈之西側,境內多二百公尺至一千公尺間之山丘。









鄉名由來於今坪林村之舊名「坪林尾莊」,民國九年改稱坪林庄,光復後沿襲之為坪林鄉。因地當新店新支流北勢溪之上游地區,其掘鑿曲流頗盛,兩岸多河階面,岸旁往昔為樹林茂盛之地,且適當末端,故得稱。此地在道光年間,從新店闢路至此,隨後李詳記、陳合發等十數人合股出資,招來泉州五縣佃戶來墾,並逐泰雅人退至大格頭及灣潭方面。迨光緒十一年(西元一九八五年)九月,兵工開闢通往宜蘭之道路經此。









林口鄉在臺灣未為日本占領以前,是隸屬於臺北州,原名樹林口,自民國九年日人設莊治於此,及取名林口庄,迄民國三十四年,臺灣光復,遂改名林口鄉。









乾隆中葉於今日板橋外西方,也就是俗名崁仔腳(崖下之意)處建立了兩、三家茅草店,並且在附近小溪上面架木板為橋以利來往行人。當時俗稱「枋橋」(枋與板同義)此乃地名的起因。道光二十六年以後,漳州人移居者日眾,在嵌仔腳附近建造了十多棟瓦屋,依照以往的稱呼,命名為枋橋新興街,這也是枋橋的前身。









金山舊名金包里,是凱達噶蘭族的一社「金包里」近音來的字。在日治大正九年地方行政改制之時,改稱今名「金山」,以取代金包里,寓豐收之意。









泰山鄉一名乃因境內名剎「泰山巖」居高臨下,臺北盆地盡收眼底,而有「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」之感,相沿遂名「泰山」。









烏來地名由來是據傳為昔日有原住民打獵經此,因飢寒交迫到處覓食,有一山胞沿河流而行,見河灘煙霧瀰漫,熱氣騰空,原來是個溫泉之源,而驚呼「ㄨ ㄌㄞ ㄍㄧ ㄌㄨ」(意為熱水泉湧)故依此為地名,簡稱「ㄨ ㄌㄞ」(烏來)沿用至今。









1919年把槓仔寮改為貢寮。此地往昔有很多山豬出沒,因設置坑阱捕捉,故名坑仔寮,後來轉為近音的槓仔寮。









淡水鎮舊稱滬尾,相傳是由臺語諧音「雨尾」演化而來,意指當年觀音山和淡水河一帶下雨,到了此地便不下了,後因往昔有興盛的淡水港,而改名為「淡水」。









深坑鄉因景美溪下切,兩岸形成崖面,坑谷呈深陷之狀,所以地名叫深坑仔。









往昔在屈尺的入口出現了一家新店鋪,故名之。新店街是於道光年間興建的。









康熙末年漢族移民足跡經此,雍正十年左右基於其為新設置之村莊之故,稱其為「新莊」,又因其位置首當海山(鶯歌及三峽)之要衝,同時又被稱做「海山口」。同年因其沿岸河港船舶輻湊,形成台北的商業中心,因而發達起來,於是又被稱做「中港街」,到了嘉慶末年由於河道淤淺,失去了船運之利,商業中心於是轉移到了下游的艋舺街,同治末年基於同一理由,商業中心再度遷移到下游的大稻埕。









瑞芳鎮地名由來,係前清光緒年間,北迴鐵路宜蘭線尚未開設前,先民因當時陸路交通不便,往來於臺北地區全靠基隆河水路運送補給,瑞芳對外之水運接駁渡口柑仔瀨,即今柑坪里(合稱內瑞芳)已然成為臺北地區往返於噶瑪蘭(今之宜蘭)間者必經之地。後因金瓜石、九份山區陸續發現金礦,採金人絡繹不絕,上山採金必先經由目前之柑坪里,適時基隆河接駁渡口附近,有一商家鋪號「瑞芳」,店貨、日用品、南北雜貨俱備,成為前往山區採金與往返噶瑪蘭中途補給休息所。久之往來者眾,均不約而同或口頭相約,不呼地名,而呼「去瑞芳」,或「由瑞芳回來」,聚集同行,沿襲成名。









在1622年西班牙人占據基隆以前,已經有零散的漢人聚居,西班牙人管叫這些聚落為Parian,而先住在平埔族凱達噶蘭族卻稱它為「Va Sai」。後來,漢人以近音譯字「馬賽」或「瑪鍊」稱呼該地。日治大正九年地方行政改制時,隸屬臺北州基隆郡萬里莊,光復後改制,廢莊為萬里鄉,為今名之由來。









樹林舊名「風櫃店」,在開墾之初,曾有業鐵匠者,來此設店,因打鐵需用手拉風櫃,故一度曾以「風櫃店」為地名,後因河水氾濫,乃在沿岸遍種樹木,後遂有「樹林」之名。









位於三貂嶺與草嶺間之山谷,由於其沿承著頂雙溪流域,故名。本溪匯合粗坑溪及坪林溪的支流而成。雙溪之地名由此得來,或把上游稱為頂雙溪,下游稱為下雙溪。下雙溪被稱做三貂溪。乾隆末年閩南漳州人連喬、吳爾來此地開墾之,移民逐漸多了起來。到了嘉慶初年逐漸形成街市,後來由於牡丹坑的金山被開發,一度非常繁華。









一名「和尚洲」,所謂「和尚洲」本來屬於淡水河的沙洲,因為蘆葦叢生故稱為蘆洲。另外一名稱「河上洲」,雍正十年左右已有了漢民的足跡。當時開墾之地名有水湳、溪墘、中洲埔等名,這些都是基於地形之形狀命名。於雍正十年左右八里坌的漢族帶著佃農,經過觀音山的山腳,移到新莊以後,此地就被當成了其中途站開拓,並基於河水環拱之地形稱為「河上洲」。乾隆時新竹城隍廟的僧人梅福,向官府奏請,以此地的產業作為關渡媽祖廟的油香錢被獲准,於是每年都到水湳徵收租穀,當地人就稱僧人所居之處為「和尚厝」。









鶯歌之由來,源自它的北面山脈斜坡翠嵐中屹立有一塊大岩石,其形似「鶯」,棲息山上,乃稱「鶯歌石」因而得名。鶯歌鎮位於臺北縣最南端,從臺北乘火車南下,當車過樹林鎮的山佳(原名山子腳),在行車的右側,漸漸可看到一塊形如「鶯歌鳥」的巨石,作為本鎮的標誌。日治時代設鶯歌庄、鶯歌街。臺灣光復,於民國三十五年八月一日將原屬於鶯歌街的樹林地區,分治為「樹林」與「鶯歌」兩鎮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mpss94267 的頭像
    smpss94267

    留下筆跡的地方(love CNBlue SNSD)

    smpss94267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